2021年08月08日
第A1版:株洲日报电子报-8月8日

织密社区防控网 筑牢疫情“防火墙”

——我市四级“联动”助力社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姚时美

要扎紧防疫“口袋”,构建疫情“防火墙”,必须将防控重心下沉到社区(村)。

自7月29日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起,我市就织起一张防控大网,越织越密、越收越紧,细到社区小区,紧到密不透风。

“到一线去!”疫情阻击战号角吹响,我市各单位下沉一线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从业者、志愿者立即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抓落实、强管理、堵漏洞,成为疫情防控一线强有力的力量。

四级“联动”,扎牢防控“口袋”

8月3日晚,市委书记曹慧泉在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调度会上指出,要扎牢疫情防控“口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都要全面紧起来严起来,严格标准要求,强化小区、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车站等社区内各单元管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严密的防控网络。

一声令下,一张防控大网在株洲拉开。217支、659名市派防疫工作队员覆盖城区全部社区;357支、775名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全面驻点;1.4万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2.4万名妇联执委和各类巾帼先进战斗在防疫一线,做疫情防控的带头者、宣传者、劝导者、监督者;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全市小区物业从业者响应市物业事务中心通知,全员取消休假,开展24小时巡查。

社区一线防疫现场,宣传动员、消毒消杀、查验两码、核酸检测、心理慰藉、生活保障等所有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工作快速有序展开。

舍我忘家,驻守抗疫一线

一时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茨菇塘街道卫健办主任彭娟每天接打300多个电话,工作13个小时以上,睡眠仅4个小时;学府华庭小区物业经理朱金荣两天只睡一两个小时;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科员尹锋下沉社区当天,协助医护人员完成1060名居民的核酸采样;81岁老党员颜佑明手持喇叭大声提醒居民不扎堆、戴口罩;居民杨恒新一家三代齐上阵,投身抗疫一线;学府港湾小区居民谢建文组建小区党员抗疫先锋队,对小区疫情防控进行查漏补缺……

舍小家为大家的动人一幕不断涌现。云龙示范区学林街道办劳保站副站长刘婷冲锋一线,无人照看的儿子在她办公室过夜;北岭社区网格员段蓝蓝累得直不起腰,仍没有回家休息;护士吕程眼见6岁女儿站在跟前大喊“妈妈”,却不能给一个拥抱;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李科瑜主动请缨,从社区实习生变身志愿者;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向琳茜、晏思佳挺身核酸检测点,作为18岁的成人礼。

奋勇拼搏方显本色。8月5日,全市完成核酸检测468668人次。

社区人员多,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工作困难不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线人员想出了各种小创意和金点子,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香博堡小区党支部书记袁金星用自家面粉画圈,让居民保持距离接受核酸检测采样,“画个圈圈守护你”;莱茵小镇小区业委会运用软件制作的“健康码异常人员登记表”,由社区网格员发布到微信群供居民登记,跑腿少了,信息收集更快更全面;桂花街道和龙湾社区协调公安机关,调派无人机进行广播宣传,疫情防控引入科技潮流;董家塅核酸采样方舱运用线上信息登记系统,将居民的身份信息录入环节前移至社区,群众排队等待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每小时核酸检测量可达1700份。

疫情防控的效率和力度提高了,居民心里更踏实了。

倾情服务,凝聚抗疫合力

病毒无情人有情。疫情令人惶恐不安,一线抗疫人员甘当“后勤保障员”,让居民生活物资有着落,安心居家。

无数次跑腿,鲜肉、蔬菜、瓜果等生活物资被送到学府华庭等封闭管理小区的大门口,让居家的居民生活无忧;核酸检测现场一次轻轻的搀扶,让行动不便的老人顿感心暖;喇叭里传出嘶哑、接地气的喊话声,让居民心情备感轻松;隔离点“只有客人,没有病人”的温暖话语,顿时消除了隔离人员的心理顾虑;连夜流动检测,云龙示范区1348名幼儿及家庭成员完成第三次核酸检测;由27个心理援助服务微信群组成的云龙示范区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65名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为群众和一线抗疫人员开展心理干预和咨询辅导服务。

2021-08-08 ——我市四级“联动”助力社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3 3 株洲日报 c1557550.html 2 织密社区防控网 筑牢疫情“防火墙” /enpproperty-->